想說的話
不想說的話
想聽的話
不想聽的話
想被聽見的話
不想被聽見的話
說出口的話
說不出口的話



想做的事
不想做的事
期待的事
不期待的事
開心的事
不開心的事
順心的事
不順心的事


結果,我的手心只接到不知何時落下的淚水而已。
 

我是沉醉於美麗字眼的人。
就在打這字句時我猶豫了下,霎時發現我已快脫離青少年的範疇,就在今年可能會過份燃燒的夏日,即將渡過我的十八歲。
十七歲到十八歲的這期間是這麼飄邈恍惚,就像過度曝光的照片,有著形體卻又大半被強光所吞噬,我不懂我的意念為何如此迷戀於十七歲,是不是因為它是我所有大量思考的匯集之處,又有青春之人的幼稚與矛盾?
我喜愛思考因為我不善於此,思考確立存在、確立世界秩序、甚至確立生與死,思考即生命。
我書寫思考、嘗試紀錄,從字裡行間發現這世間的矛盾規矩和情慾,窺探了言語和文字之間的比值,我了解了嗎?
也許。也許是這麼一小面。
我方才懂你這一路上為寫所寫的行為。放棄書寫的你死亡了,這是在你飛滅於世上前完整的死亡,感受遠比五感消逝還要真實的懼怕,感受自己的無所之用,無所依靠。


我們一生死兩次,一次給自己,一次給他人。
 
在手腳慌亂之際,我不懂得,也不曾向人傾訴,這個煩惱被我小心翼翼的放進盒子裡,卻又不停的打開盒蓋檢視,再默默將蓋子闔起。
百般聊賴的打開網頁,將我們關係戲稱是筆友的你難得在線上。
前幾日也難得的留了讓我擔心的離線訊息給我,但那卻僅僅叫喚我的名,短短的一個辭,卻向我透露無助。
你的一字一句總是像魔法一樣充滿感情,是不是我們很少通話(我從沒考慮過在哪再見你一面)抑或你多愁善感的個性將你的文字給同化?
我找到我這幾日、甚至幾星期所追求的答案,也許不是最好,但是現今我最認同的答案,你撼動我這平靜無波,幾近麻木的情感。

你說,我可以聽你說,如果你想說的話。

你說。

你的字句溫柔得讓我落淚。

原來我最想要的,莫過於此。